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 农家书屋如何发挥实效?
农家书屋如何发挥实效?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05-21 浏览:4891

市民徐先生致电《安庆晚报》热线:农家书屋是为了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为农民提供实用书籍、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然而,农家书屋在发展中遇到了尴尬,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开慧娟

    安庆晚报记者 汪秀兵

    【市民反映】

    农家书屋运行存在的问题

    徐先生告诉安庆晚报记者,大多数村(居)委会依托建设村级活动场所之际,添置了一些书籍,之后每年新增数量有限。农家书屋建成交付使用后,对其日常的运行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书屋发挥的作用有限。“农民书屋书架上有些书籍难以激发阅读者的兴趣,且书籍更新渠道窄,只能维持现状。”

    徐先生说:“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大多由村干部兼任。管理人员平时工作也很忙,无暇或无能力钻研专业知识,管理上仅仅做些传统的借、还服务,无法保证书屋的开放时间。另外,管理人员不太清楚书籍的具体情况,缺少对书籍的推荐宣传,不利于图书功能的发挥和阅读活动的推广。”

    对于徐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110日下午,记者在迎江区新洲乡康宁村走访时,发现多数村民不知道村里还有农家书屋。虽然少数村民知道村里有农家书屋,但从来没有到农家书屋去借阅。

    农家书屋遇冷,村民不爱读书吗?在随后的走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这里的村民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用借书的方式让他们主动从书屋获取知识,有点困难。“有一些青壮年在家创业,也有中、小学生在本地念书,这些都是阅读群体。”

    “多数人之所以不到农家书屋借阅书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家书屋提供的服务太单一,不对他们的‘胃口’。”采访中,从事管理工作的刘先生说,让农家书屋“活跃”起来,就要扩大农家书屋书籍的多样性,确保农民愿意看,农村儿童喜欢看,要做好书籍的更新、充实,增强书屋的吸引力。

    “同时,还要改善阅读环境。农家书屋要按时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基层阅读群体,吸纳留守儿童进入书屋,成为农家书屋的读者。”刘先生说,村(居)委会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宣传活动,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邀请一些种养植大户或致富能人现身“说法”,带动大家学知识、学技术,更好地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政协委员】

    加强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

    迎江区政协委员朱学军通过多次调研,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的建议》提案。

    朱学军委员向记者介绍,自2007年开始,国家正式启动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国建成农家书屋20多万家。作为一项农村公共文化工程,农家书屋的建设满足了广大农村群众对知识、技术、娱乐的需求,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对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素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从我市农家书屋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购书经费难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服务人员素质偏低、书籍配备缺少特色、管理机制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出现农家书屋“有人没书读、有书没人读”的现象。

    朱学军委员为此建议:一是制定管理细则,提升服务质量。区、乡政府要健全完善农家书屋的管理机制,从组织经费来源、管理人员配备、图书购置更新等各个细节方面,制定明确详尽的管理细则,确保农家书屋依照章程规定,实现正常规律开放和持续运行。同时,要强化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分类、编目和排架等基本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更好地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从而解决“有人没书读”的问题;二是合理配备书籍,加强组织引导。文化部门和村级组织应根据地域特色、地方文化和经济产业结构购买配备书籍,要充分听取农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购置书籍时,要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农家书屋的书籍品类丰富、涵盖广泛,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加强组织引导,鼓励成立读书会,举办法律宣传、技术答疑、儿童教育等各类农民急需的读书讲座,积极开展“读书、评书、荐书”活动,以推动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解决“有书没人读”的问题;三是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书籍共享。在地方财政对农家书屋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可以尝试与社会闲散资金进行合作经营,以帮助农家书屋多渠道吸收资金,解决后续购书和经费补充问题。还可以向省市、图书馆、高校、机关 、企业图书馆寻找帮助,号召社会人士捐赠书籍,共同参与农家书屋的建设。此外,文化部门和基层政府要统筹考虑各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图书配备品类,在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之间推动实行书籍资源的定期互换、流转和共享,从而解决“没有新书读”的问题。

    【有关部门】

    做好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

    对于市民的反映和政协委员的建议,迎江区文化委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农民的文化建设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通过在农村建立农民自助读书组织,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

    “迎江区建有23家农家书屋,三个乡的行政村都建有自己的农家书屋。”这名工作人员说,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持农家书屋的长久生命力,是他们在创建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明确要求,创建工作要遵循因地制宜和便民原则,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

    这名工作人员说,从迎江区农家书屋运行的情况一看,在内部管理机制方面,他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资助、自主管理、无偿借阅”的原则,鼓励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运行费用上,由村(居)委会负责,各农家书屋创建点,都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规定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必须由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负责。在书屋运行过程中,管理员可以考虑到农村群众的需求,通过交换、捐赠等形式收集农村群众迫切需要的书籍,以完善图书种类,从而满足农村群众的不同欣赏趣味。“此外,还制定了借阅登记制度。其中书目登记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用以规范借阅者的借阅行为,防止图书丢失、破坏,而登记制度则可以帮助借阅者寻找喜欢和需要的书籍,为他们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同时,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龙狮乡、新洲乡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读书娱乐活动等,长风乡开展的少儿爱国主题读书演讲活动等。这些形式,有效地发挥了农家书屋的作用,使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建设,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农家书屋建设上,不断拓宽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名工作人员说,他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我们每年从新华书店采购一批符合农村群众口味的新书配送到各农家书屋,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的各类优秀出版物,将农家书屋打造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打造成广大农村群众满意的工程。”

    这名工作人员说,他们坚持以点带面,创新发展,使农家书屋成为基层文化站的延伸和扩展。在2017年,他们开展“文化协管员”试点工作,在试点村聘用一名专职文化管理员,负责包括农家书屋管理的当地各项文化工作,改变农家书屋管理员基本靠村干部兼职的状况。“通过加强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质量、有验收、有奖惩。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我们坚持加大投入,调整资源配置,热心鼓励和扶植农家书屋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实现文化资源的社会共享。迎江区图书馆经常与各农家书屋共享图书资源,指导他们开展读书活动,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导向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努力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素养。”这名工作人员说,农家书屋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我们将继续探索建立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和形式,认真做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