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乡村流动
让更多人圆梦在希望的田野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促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城市化的浪潮推进下,迎江区广大乡村正面临着大量青壮年外出、老弱妇幼留守的现状。这导致在许多乡村,耕地被遗弃荒芜,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学校生源日益萎缩,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空心村”不断涌现。
【记者调查】劳动力大量外出“空心化”问题突出
“平时就很想他们,自己生养的孩子一年都见不着几次,心里空荡荡的。特别是过年后,一下子全都走了,好久都缓不过来。”家住新洲乡的70岁老人钱老太有3个儿子,均常年在外地打工,大儿子什么时候出去打工的,老人已经记不清楚了,只知道小儿子在山东做木匠活已有10个年头。
虽然老人在家很孤独,但她还是支持孩子们外出务工。“留在家里也没什么出息,在外面多做点活,赚点钱,以后日子会过得更好一些。虽然年纪大了,但现在我还能照顾自己和孙子。等到走不动了,希望有个孩子能留在身边。”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农村里像钱老太这样的“空巢”老人不在少数。在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情况下,他们大多忍受着晚年的寂寞,默默支持着孩子们的事业,把自己的需要压到了最底线。
【政协委员】发展乡村经济重构乡村文化
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民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迎江区政协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界别联组结合迎江区具体情况,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在迎江区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建议:一、发展乡村经济。强化迎江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民营业性收入来源。同时,开展农村劳动力务工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农业绿色补贴和支持保护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开展集体土地整理、宅基地复耕、土地流转等,寻找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重构乡村文化。开展乡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调动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切实提高干部队伍服务群众的能力。四、完善农村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学校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卫生设施,提高卫生服务人员待遇。
【有关部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面对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11月6日上午,迎江区召开区委书记领衔督办政协1号重点提案办理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协商会。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担当,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迎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会议强调,迎江农业弱小的现状必须改变,乡村干部传统的意识必须调整,长期“等靠要”的思想必须更换,农村发展的水平必须提高,重视乡村建设的态度必须坚决。必须勇于改革创新,敢于担当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2019年,总投资约1.56亿元‘林业PPP’项目正式落地;‘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战役全面打响;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四好农村路’扩面建设里程8.17公里,村组基本实现硬化路……”针对该提案,迎江区农业农村局在答复办理文件中明确,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全区上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村全面达到小康社会。
针对提案中提到的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迎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要求,抢抓政策机遇,壮大乡村经济,发扬乡村文化,构建乡村生态文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乡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