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 【九届一次会议重点提案】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建议
【九届一次会议重点提案】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建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5-20 浏览:4779

政协安庆市迎江区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委员提案

       类)

案由: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建议  

提案人:吴跃东、徐尚艮、孙全秀

联系电话:13955606997

工作单位:安徽诚信会计师事务所

通讯地址:绿地蓝海启航社2815

基本情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和探索在党的领导下基层群众对本村、本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村、居社会治理也面临一些新挑战和新要求。

问题分析: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来看,我区村居基层社会治理还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共建机制不够健全。村、社区社会治理内容多、难度大、情况复杂,仅依靠村、社区7-10人自身努力远远不够。但目前统筹协调村、社区与辖区驻地单位乃至县区直部门参与联动的领导体制还不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没有织起来,有的虽然名义上成立了领导组,但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大多党政部门视基层社会治理为身外事,缺少深度融入和有效参与村及社区治理意识,往往流于形式地每月开展一两次“双联系”及文明创建活动。由于在社会治理方面齐抓共管的机制不健全,加上各县区都存在一定的党建薄弱村和社区,引导广大村居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迫切需要提升。

(二)村和社区自治角色错位,行政化倾向难以消除。做好辖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本是村和社区的主责。但实际上有些机关单位视村、社区为政府部门的下属机构,一些行政性工作常常硬性分配到村、社区,使村和社区由配合转为主抓,落实情况甚至列入考核内容,导致村居干部大都在办事大厅坐班处理上级部门的事务,难堪重负、角色错位,难以腾出精力到一线走访、了解、解决群众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村和社区只能忙于行政事务,形成偏行政化、机关化倾向。

(三)村、居群众社会身份认同感不强,社会治理参与度不高。随着户籍开放度和城乡流动性不断加大,村、社区居民动态变化也随之加大。由于形式多样的志愿者组织、自我服务管理型组织在村和社区还未形成气候,多数群众只认同自己的家庭、单位的角色和责任,对社会角色与责任认同感不强。因而参与村、社区社会治理热情不高、意识不强,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心理比较普遍。近几年来出现的居住地与户籍地分离的情况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医保投保、参军等以户籍地办理的事项难度大增。

(四)村、社区引入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不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村、居民对物质精神需求、生活生产环境需求向更高更好发展,不同阶层因利益格局调整而矛盾频发,诉求群体因利益问题引发矛盾增多。村和社区往往对出现的问题无力解决,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村居环境水平等方面需要资金支持;在应急管理、物业管理等方面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参与指导;在居家养老、便民服务等方面,需要引入社会服务组织参与、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等。      

对策建议:

(一)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多元参与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将村居党组织与区域内其他党组织和区域外有关党组织建成共同体。借鉴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保证令必行、禁必止,党员干部走在前列,形成基层社会治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融合互通。二是建立“村居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执法监管力量下沉,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村居看得见管不着、部门管得着看不见”问题,着力构建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村居环境。三是组建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共建”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共建委员会例会。探索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成员与其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交叉任职,提高相关部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结合度。

(二)实行部门事项进村和社区准入制度。理顺职能部门与村、社区关系,制订村和社区职责事项清单,清单以外凡需将工作任务延伸到村和社区的办理事项,按照准入审批程序报批,原则上各部门不在社区设立与其垂直对应的组织机构,以减轻村和社区负担,防止行政化、机关化倾向,增强自治服务功能。

(三)大力发展公益自治组织,增强村和社区的向心力。一是根据辖区居民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建立诸如学习、健身、养生、书画、棋牌等多个兴趣小组,提供场地平台,鼓励开展活动,力争使每位居民都能找到中意、受益的活动载体,在活动中相互沟通、凝聚共识,增强村和社区的吸引力,进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二是广泛开展楼长、单元长、推荐选聘工作,推行“院落自治”“楼栋自治”,发挥他们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三是健全业主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发挥五老人员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在政策宣传、纠纷调解方面的作用。

(四)强化村和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建设。一是完善村居“一站式”办事大厅功能,做到群众办事“一证通用、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实现“一次都不跑”的业务经办模式。二是完善以物业管理为重点的服务功能。加强环境绿化、卫生、水、电、路、气的管护,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财政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三是推动专业人做专业事。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补贴力度,引进专业服务机构、中介等进入村和社区开展服务承包,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档次。四是对村居和驻区单位的活动场所、资源设施,合理共享、相互开放,统筹安排使用。进而把村居建成集党员活动、居民休闲、便民服务、文化宣传、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美好家园。